(资料图片)
知识产权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也是推进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的“必答题”。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相继启动泉州市首届专利检索大赛、泉州市第二届高价值专利大赛,面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以赛促训、以赛培优”,为进一步挖掘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会同泉州市委人才办,紧扣“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工作部署,从集聚、引领、共振效应入手,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
强化政策扶持,增强知识产权人才“集聚效应”
为推动知识产权人才向市场主体、创新主体集聚,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市人社局,将多类优秀知识人才纳入市本级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在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多维度予以政策优惠扶持。目前全市共有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219名,其中第三、第四、第五层次人才分别为47名、71名、101名。针对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范围广、节奏快、时效强”的专利布局需求,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努力培植壮大专利代理服务队伍,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向专利法律成果高效转化。2023年以来,对符合条件的37名专利代理师每人5000元、3家新设专利代理机构予以48.5万元奖励,构建代理人才集聚“强磁场”。目前全市共有独立专利代理机构45家,专利代理分支机构19家,专利代理师达186名,数量居全省前列,涌现出潭思、诚得、文华等一批综合型专利服务机构。
强化重点突破,发挥知识产权人才“引领效应”
按照“树标杆、指方向、重引导”的思路,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以表彰典型示范的“温度”,提高企业培养知识产权人才、专注创新研发投入的“热度”。2023年泉州市创新大会对9项获得第23届、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以及10家获得“泉州市发明专利十强”的企业予以表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正会同市科技局等部门,筹划将获得最新一届福建省专利奖的6项专利纳入2024年泉州市创新大会表彰范围。为帮助企业高效优化创新布局,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人财物”保障,推进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一全省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在该中心建立了一支由20多名理工科专业研究生组成的专利预审员队伍,该中心运行3周年以来,在专利预审人才的努力下,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可受理专利预审服务分类号达136个,完整覆盖九大千亿产业集群;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累计服务创新主体1500余家,接收各类专利预审申请4000余件,预审审查平均周期压缩至3.6个工作日,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压缩至60.1天,较普通渠道缩短90%以上,凸显快速预审的“高速路”效应。
强化培育引导,激发知识产权人才“共振效应”
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点发力,激发知识产权人才“共振效应”。实践中,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瞄准人才培育主题,抓好知识产权专员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训、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三大板块工作。在深化知识产权专员建设方面,培育各类知识产权专员超千人,越来越多专员正成为企业和高校院所内部统筹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小管家”,以及企业、高校院所与政府部门高效联系、双向互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传感器”。在抓好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方面,2023年以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实(内容实)、强(针对性强)、短(时间短)、高(效率快)”的方式组织专题培训活动近百场,覆盖2万多人次,为大学生等青年创业者和知识产权人才提供智力资源支撑。以福建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泉州分站培训为例,通过该培训建立的“在线化、灵活式”教学平台,2023年以来已有4090人完成在线注册,14425人次参加学习。在发挥高校人才的创新生力军作用方面,以晋江、丰泽等为试点,立足高校学生创新“生力军”和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专业队”优势,组织开展多场辅导培训。泉州师院成为省内少数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为泉州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晋江积极邀请省内各高校院所开展专利成果项目推介活动,促进福州大学与当地某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对接实现专利成果转化,为企业节约60万元,带动近20人就业。在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推动下,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如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近期已成功提交9项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申请,其中8项为发明专利,刷新了该校记录,由该校学生陈林旺发明的“一种导盲眼镜用摄像头及其方法”更是创下该校发明专利授权最快纪录——从受理到授权仅用35天,为探索推进政校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累宝贵经验。(薛缤勇林思萍王志晓)
关键词: